• 华南师范大学主页
  • 旧版入口
  •  主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学科专业
    • 专任教师
    • 大事记
    • 院徽院训
    • 教信新闻
    • 通知公告
    • 院庆活动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实践实习
    • 教学改革
    • 教学成果
    • 特色专业
    • 精品课程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通知公告
    • 资料下载
  • 研究生培养
    • 研究生概况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导师
    • 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 学术活动
    • ASSERT
    • 研究生会
    • 招生就业
    • 支部建设
    • 资源下载
  • 继续教育
    • 自学考试
    • 成人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述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成果统计
    • 友情链接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招生计划
    • 就业信息
    • 就业政策
    • 就业指导
    • 资料下载
    • 友情链接
  • 学生工作
    • 学生组织
    • 知心彩虹网站
    • 规章制度
    • 联系方式
    • 通知公告
  • 党建工作
    • 党建新闻
    • 党务公开
    • 特色党建
    • 党员风采
    • 理论学习
    • 智慧党建试验区
    • 反腐倡廉优秀课件展
  • 产学研中心
    • 产学研中心简介
    • 职业培训
    • 服务项目
  • 教工之家
    • 教工风采
    • 退协活动
    • 教代会与工会职能
  • 资源下载
    • 文档资源下载
    • 软件下载
    • 管理制度
    • 友情链接
    • 会议室申请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实践实习
  • 教学改革
  • 教学成果
  • 特色专业
  • 精品课程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通知公告
  • 资料下载
传播学专业简介
当前位置:主页 » 本科生培养 » 培养方案 »

一、专业定位

华南师范大学传播学教育历史底蕴深厚,1982年“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首访大陆第一站即为我校。1983年依托新中国首个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与传播)本科专业,我校在华南地区首开影视教育传统。传播学专业创办于2002年,系我国首批传播学本科专业,2010年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我校传播学专业紧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新需求,聚焦新媒介技术条件下传媒实践最新变化,以“新媒体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互联网+时代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传播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

传播学专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立足综合性大学优势,密切关注媒介发展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精通传播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传播精英人才。

三、培养规格

传播学专业本科学制4年,学习年限3—8年,必须修满156学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习、审思、创新、自主、合作、担当六大素养,培养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1.专精:精通传播学专业知识,了解传播理论、媒介理论、媒介史等领域的发展趋势;掌握采编导播、广告公关、营销策划、影像制作、媒体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技能。

2.视野:视野宽广,了解与传媒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策与法规、经济管理学、历史文化学、伦理学等。   

3.传承:具有传媒行业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感,对中外传媒及其相关行业的历史脉络了然于胸。                             

4.创新:掌握主动搜集、处理(鉴别、整合、组织)信息资源(特别是图像、音视频等)并加以创新利用的能力。                            

5.反思:养成批判性思维,能洞察并反思传媒及其相关行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理有据的回应。                              

6.责任:拥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以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提升传媒行业品质为己任。

四、课程体系

传播学专业设置了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两个系列,正式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四类课程;非正式课程包括非正式课程包括“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全球学习”和“朋辈教育”4个模块。传播学专业设置核心课程包括:摄影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语言运用基础、公共关系、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编辑艺术、媒介经营与管理、传播学研究方法等8门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创新创业”、“艺术修养”、“文化传承”、“社会研究”、“科学思维”、“道德推演”和“多元文化”七个模块。

五、师资队伍

传播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目前有教师教师29人,教授占比34%,博士学历教师占比83%。双师型教师占比加大,新华社、《广州日报》、《南风窗》、《河南日报》、广东省广告公司等业界精英加盟我院;新进博士师资具有较好的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背景,其中一位博士曾获中宣部舆情工作优秀个人称号,具有丰富的大数据舆情监控、研判和引导经验,引进的学界知名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国际传播和网络传播研究上成果卓著。本专业持续开展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实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互派专家挂职的“双千计划”,大力实施对外学术交流,多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境)外和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新闻院系访学交流。

六、教学条件

拥有信息传播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传播学专业教学设施先进完备,拥有多媒体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设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AR+教育数字出版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信息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广州市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研究基地等重要教学科研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22家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


版权所有 202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